作者: 來源: 牡丹晚報 發表時間: 2023-03-22 09:33
□張芳華
“七一勛章”獲得者張桂梅新年來信中關于人生“常態”的感悟,特別發人深?。骸斑^去這一年,有開心,也有煩惱。我65歲了,身體積累了不少老毛病?!薄懊刻鞛榱伺叩氖虑橹鄙匣?,哪個班成績下降了,哪個學生狀態不對了,都會讓我急得吃不下,睡不著?;叵肫饋?,這樣不那么‘舒服’的狀態,在我大部分的人生中似乎都是常態?!绷攘葦嫡Z,看似輕松,但一覽她的“人生常態”,卻著實令人油然心生高山仰止、景行行止之感。
一如她在信中所言:“人生是一段必然充滿不易,也處處暗藏希望的旅程。我們無法預測前路還有多少荊棘曲折,就像我們自己身上還藏著多么巨大的潛力”那樣,張桂梅的人生正是這樣一個希望與磨難共存的人生。她幼年喪母,青年喪父,中年喪夫;事業緊要關頭,自身又患上子宮肌瘤、骨癌、血管癌、肺氣腫、肺纖維化、小腦萎縮等23種疾病。面對層層荊棘和萬般痛苦,她的頑強抗爭精神也發揮到了極致。在支教云南47年的漫長生涯中,她不顧生死嘔心瀝血地教學,攀山越嶺不畏艱險地家訪,視如己出無微不至地養育孤兒,尤其是以感天動地的執著,創建全國第一所免費女子高中(麗江華坪女子高級中學),在生源基礎極差的情況下,硬是創出歷屆畢業生升學率百分之百、綜合排名全市第一的驕績,把2000多名大山里的女孩送進大學校園,為她們插上理想的翅膀。頭頂多項桂冠,身纏數種頑疾的她,至今依然“生命不息,奮斗不止”,“只要還有一口氣,就要站在講臺上”。甚至請求組織,“能否把自己的喪葬費預支出來,我想看著這筆錢用到孩子們身上,自己的骨灰撒到金沙江就行了!”她無兒無女,家徒四壁,唯有福利院里100多個山區孤兒叫她老媽。把全部生命獻給黨,是她唯一的信念。整日在“充滿不易”的旅程上奮進,是她的生命常態。正是這種“不那么舒服”的常態,鑄就其生命的輝煌。
其實,像張桂梅這樣,在“不那么舒服”常態中創造人生輝煌的佼佼者,各行各業都層出不窮。正是有了他們,才有了這個充滿生機和希望的世界。正是他們在忍受各種“不舒服”的堅持之中,才得以圓了一個個美麗的理想夢。航天員飛上太空的榮耀,曾經博得多少人的歆慕與景仰,殊不知此等榮耀是多么的來之不易。其不僅需要無數航天人從設計到建造再到檢修所有工作的萬無一失,更需要航天員不畏艱險、不怕犧牲的訓練與賭拼。航天英雄楊利偉在搭乘“神舟五號”載人飛船首次飛天時,由于火箭加速上升,所產生的與人體內臟頻率相近,持續26秒的共振現象,讓他頓覺“五臟六腑都要碎了,恐怕要犧牲了”。當飛船飛出大氣層他眨了一下眼睛時,瞬間聽到地面指揮大廳傳來的“他還活著,他的眼睛在動”的呼聲。如此的拼命搏擊,如此的驚心動魄,正是航天員“人生常態”的一個縮影。我國首位女航天員劉洋,十年間兩次出征太空。肩負著母親、女兒、妻子等多重責任的她,出征前給丈夫留下遺言:“如果我真的回不來了,請你一定要照顧好我的父母,因為他們只有我一個女兒;第二就是娶一個會做飯的妻子,替我照顧你?!北瘔阎械男睦韷毫上攵?。
張桂梅關于“人生常態”的切身感悟,在無數人身上都得到生動的驗證。被授予“時代楷?!薄叭珖7秱麣堒娙恕薄白蠲缞^斗者”稱號,曾參加過上百次戰斗,三次立功,十次負傷,動過47次手術,失去四肢和左眼的特等傷殘軍人、山東省淄博市沂源縣張家泉村原黨支部書記朱彥夫,退伍后拖著傷殘之軀,帶領鄉親建設家園,并用嘴咬著筆和用殘臂夾著筆,將自己的經歷寫成《極限人生》和《男兒無悔》兩部小說,被譽為“中國的保爾·柯察金”。對照他的事跡,我們在人生路上遇到再多的“不舒服”,還算得了什么呢!人生的潛力是無限的,而這種潛力,正是在人們忍受各種“不舒服”的過程中,被發掘出來的。每個人要想有所作為,就不要期望總是一帆風順;若想活得精彩,就莫要幻想總是舒舒服服。任何偉大的事業,從來都不是輕輕松松、敲鑼打鼓就能實現的。
“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比魏纬晒c成功,都是建立在艱苦奮斗基礎之上的。以“學界泰斗”“國學大師”“國寶”而著稱的季羨林先生,其成功的關鍵,正在于他終生不畏艱辛,不怕磨難,不懼壓力,不顧枯燥的不懈拼搏。除了在國內外求學期間飽受的艱難困苦,“文革”期間住過牛棚,身心歷盡摧殘。在北大任教生涯中,直至暮年,幾十載如一日,堅持早起四點半讀書寫作,號稱“北大第一盞燈”,以“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的精神,爬出上千萬字的“格子”,完成一部又一部具有重要價值的學術專著。即便在91歲住院,“全身讓人感覺舒服的地方幾乎沒有”的情況下,仍強忍病痛,寫下24萬字的《病榻雜記》。其著作已匯編成24卷的《季羨林文集》。98歲去世時,案頭還有一篇未寫完的文章。他在《九十述懷》中寫道:“人的一生是短暫的,決不能把生命白白浪費掉。如果我有一天工作沒有什么收獲,晚上躺在床上就會愧疚難安,認為是慢性自殺?!逼D辛、磨難、壓力、枯燥等各種各樣的“不舒服”,伴隨他光輝燦爛的一生。他的生命之光照亮包括我在內無數人們的人生之路。源于對文學固有的熱愛,十幾年來我一直都以季老為榜樣,堅持早晨四點左右起床投入文學創作。同時利用各種機會和時間,認真閱讀,豐富知識,深入采風,博取素材。從而不斷開闊視野,提升創作水準。不僅在各級各類報刊發表大量作品,還出版三部散文集。深深體會到,只有付出艱辛的努力,才能收獲豐碩的生命之果。
張桂梅在新年來信中告訴自己:“從今以后,要努力地發光,照亮自己的人生,照亮身邊的人?!蓖瑫r勉勵人們:“每個人的旅途都是獨一無二的,都有自己的路要走……我們唯一能做的,就是永遠向著心中的目標,即便暫時迷茫,也要努力發光,照亮腳下的每一步路?!薄懊恳粋€堅實的腳印,必將引領我們走向心中的遠方?!闭f得何其之好!只要心中有目標,我們的人生之路就不會迷茫。只要矢志不移,任何的煩惱和“不舒服”都不在話下。只要持之以恒,終將抵達理想的彼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