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nzqjh"><option id="nzqjh"></option></td>

  1. <table id="nzqjh"></table>
      <p id="nzqjh"><del id="nzqjh"><xmp id="nzqjh"></xmp></del></p>

      您當前位置:中國菏澤網  >  深度報道  > 正文

      “非遺”在高鐵環游線上輕盈起舞
      —— “行走百年膠濟 高鐵環游齊魯”推介活動掠影(下)

      作者: 時蘇建 李保珠 來源: 菏澤日報 發表時間: 2023-03-22 09:56

      膠濟路,對山東是具有深遠意義的一條“線”,這是一條珍珠項鏈。自1904年建成通車開始,沿線城市或因“線”而生,或因“線”壯大,支撐起第一條貫穿腹部的發展走廊,也留下了諸多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山東文化體驗廊道建設啟動,亮出沿黃河、沿大運河、沿齊長城、沿黃渤海、沿膠濟鐵路線“四廊一線”文化體驗廊道的藍圖?!靶凶甙倌昴z濟 高鐵環游齊魯”,正是從膠濟路這條“線”開始,讓人們領略到齊魯大地豐厚的文化底蘊。

      3月16日10時25分,搭乘500多名體驗游客和媒體記者的首趟冠名列車緩緩從濟南西站駛出,開啟環游齊魯的體驗之旅。

      “一市一車廂,一廂一‘風景’”,按照山東省16地市16節車廂編組的“復興號”動車組布置了文旅精品展覽。車廂內一幅幅展示山東美景、美食的精美吊旗,一張張展現手造、非遺項目的貼畫,以及車門上手繪的山東歷史名人圖案等等,無不體現著濃濃的“山東范兒”,盡顯齊魯大地濃厚的文化底蘊。

      每節車廂內,美食特產、民俗手工藝,吃的、穿的、用的、玩的等匯聚一堂。10多位非遺文化傳承人在不同的車廂內為體驗者獻上了菏澤古箏樂、山東快書、膠州八角鼓、蹴鞠、柳琴小戲、濰坊茂腔、聊城古琴、沾化漁鼓戲等特色表演;展覽展示的東明糧畫、巨野工筆牡丹畫、廣饒齊筆、金石篆刻、肥城桃木雕刻、膠東花餑餑、圣公山黑陶、德州窯紅綠彩等110多個工藝精湛的非遺項目,讓體驗者駐足觀賞、流連忘返,還有的更是親自上陣,在傳承人的指導下體驗非遺和手造產品的制作樂趣,飽嘗著高鐵上的文旅大餐……

      動車在大家對各地的文化沉浸中急速馳聘。每到一個站點,廣播里播放著城市介紹,讓這趟文旅專列上的體驗游客既欣賞到窗外的風景,又品嘗了當地特色美食,還能了解當地文化。

      在以“牡丹之都·花樣菏澤”為主題的1號車廂里,擠滿了前來體驗和采訪的省市記者。其中,起源于明清時期古曹州名門望族繡樓中“女功”繩結技藝的曹州繩編;以菏澤牡丹為創作題材,集國花、國畫、國禮于一身的巨野工筆牡丹畫;糧食繪就幸福路,五谷作畫奔小康的東明糧畫等眾多非遺項目紛紛亮相,吸引眾多體驗者、記者、高鐵工作人員參與其中。宛轉悠揚的古箏樂、余音裊裊的揚琴輪番演繹,以及華裳漢服展示等把曹州古韻展現得淋漓盡致。獨具地域特色的牡丹花茶、入選《舌尖上的中國》的西瓜醬等也吸引大家紛紛品嘗。

      “這是鄆城的古箏嗎,我可以體驗一下嗎?”聽著山東省級非遺傳承人祝妍芳彈奏的古箏樂,一個剛開始學習古箏的高鐵工作人員躍躍欲試,終于忍不住問出聲。另一邊的兩個美麗大方的高鐵乘務人員則對“東明糧畫”產生了濃厚興趣,正跟著省級傳承人韓國瑞體驗起了糧畫制作。

      黨的二十大報告中提出,要“堅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推進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發展”。我省提出的“四廊一線”文化體驗廊道建設,正是在國家規劃的五大國家文化公園劃定范圍基礎上,活用本土特色資源,探索本土實踐提出的一份“山東方案”。隨著“行走百年膠濟 高鐵環游齊魯”文旅列車穿梭于各地市之間,也標志著山東沿膠濟鐵路文化體驗線建設的全面開啟。全線之旅,感受到的是山東的魅力,歷史文化的厚重,是我省文旅產業發展的自信和勇氣。

      文/圖 記者 時蘇建 李保珠

      責任編輯:
      分享到:
      中共菏澤市委網信辦主管 菏澤日報社主辦| 新聞刊登批準文號:魯新聞辦[2004]20號 | 互聯網信息服務許可證:37120180017
      網站備案號:魯ICP備09012531號 | 魯公網安備 37172902372011號
      Copyright© 2004-2012 heze.cn All rights reserved.中國菏澤網
      色哟哟网站入口在线观看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