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姜培軍 來源: 牡丹晚報 發表時間: 2023-05-18 09:25
□牡丹晚報全媒體記者 姜培軍
就業是最大的民生工程、民心工程、根基工程。5月15日,為進一步發揮就業對促增收、促消費、促增長的關鍵支撐作用,鞏固拓展經濟向好勢頭,穩定市場預期,提振發展信心,我市研究出臺《菏澤市穩定和擴大就業促增收促消費促增長行動方案》,推出一攬子政策和措施,推動經濟運行持續整體好轉。
重點群體就業創業稅費優惠至2025年底
堅持把促進就業作為民生頭等大事,深入實施就業優先政策,構建以更加充分更高質量就業為取向的經濟增長方式,強化財稅、貿易、產業、投資等政策與就業聯動發力。
穩定實體企業吸納就業。延續實施社保降費、穩崗返還、技能提升補貼政策,大力支持民營企業高質量發展,培育一批“專精特新”中小企業。面向市場主體創新優化政策和精準服務,實現惠企政策“免申即享”、快速兌現。
鼓勵企業吸納畢業生就業。繼續執行重點群體就業創業稅費優惠政策至2025年12月31日。企業招用就業困難人員,小微企業招用畢業年度和離校2年內未就業高校畢業生的,全額補貼企業實際繳納的社會保險費(不包括個人應繳納部分)。
“以工代賑”擴展至政府投資重點工程項目
支持高校畢業生等青年群體就業。穩定國有企事業單位招聘、基層項目招募等規模,拓展企業吸納、創業引領等多元就業渠道。實施“職引未來”“菏創未來”“青鳥計劃”等高校畢業生就業服務活動,舉辦“山東菏澤-名校人才直通車”線上線下各10場以上,開展高校畢業生“筑基行動”。繼續實施青年見習計劃,募集崗位6000個以上,組織見習2000人以上。
積極促進農村轉移勞動力就業。將農業農村基礎設施建設領域推廣的以工代賑方式,全面擴展至政府投資重點工程項目。落實返鄉創業支持政策,加強農民工返鄉創業園、返鄉入鄉創業園、返鄉創業孵化基地等創業載體建設。開展春風行動,保障農民工穩崗留工、返崗就業。進一步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扎實做好黃河灘區遷建居民就業幫扶工作,穩定脫貧人口務工規模。
支持新就業形態靈活就業。允許以個人身份或平臺集體申領新就業形態靈活就業意外傷害保險補貼,補貼標準每人每年不高于100元。開展“一縣一家”公益性零工市場標準化建設,免費向靈活就業人員提供零工信息登記發布和“即時快招”服務。
積極培養高技能人才和鄉村工匠
深化校企合作,實施技工院校工學一體化培養模式。繼續大力開展職業技能培訓,實施“一縣一品牌”重點群體重點行業專項培訓,推進“互聯網+職業技能培訓”,打造一批農民工培訓特色優質品牌,培養一批高技能人才和鄉村工匠。
加大高技能勞動者培養力度。持續實施企業新型學徒制培養,全面推行企業技能人才自主評價,推進高技能人才和專業技術人才職業發展貫通。
實施服務業就業擴容行動,開展生產性服務業百企升級引領工程,,認定一批現代服務業集聚區,培優塑強一批家庭服務職業培訓示范基地,示范帶動服務業吸納就業。
加大創業貸款扶持力度
發揮創業擔保貸款政策作用,將符合條件的新市民納入創業擔保貸款政策支持范圍。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門聯合商業銀行,為優秀創業者和初創企業提供信貸綠色通道服務。創新實施“在外鄉情貸”政策,加大對返鄉創業者、在外“菏商”的扶持力度。
實施穩崗擴崗專項貸款政策。對吸納就業人數多、穩崗效果好、用工規范的小微企業,實行穩崗擴崗專項貸款,單戶授信額度最高3000萬元,按規定給予原則上不超過4%的優惠貸款利率。
提高社會保障水平
推進公共就業服務標準化建設,開展公共就業服務人員能力培訓。扎實推進勞務品牌建設,強化重點企業用工專員服務,定期發布企業急需緊缺職業(工種),健全“招、育、留”全鏈條用工保障體系。
持續擴大社會保險覆蓋面,不斷優化參保結構,穩步提高社會保險待遇水平,確保按時足額發放。鼓勵各類靈活就業人員以個人身份在就業創業地或戶籍地參加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職工基本醫療保險。
穩慎調整最低工資標準,發布企業工資指導線、市場工資價位,發揮指導調控作用。
新創設城鄉公益性崗位6.27萬個
加大就業困難人員兜底安置力度。滾動實施城鄉公益性崗位擴容提質行動,2023年新創設城鄉公益性崗位6.27萬個,將符合就業困難人員條件的16-24歲失業青年等納入城鎮公益性崗位安置范圍。
優先開展脫貧享受政策人口就業幫扶,加強低保對象、特困人員、易返貧致貧人口、低保邊緣家庭人口等低收入人口常態化就業幫扶,實施促進殘疾人就業三年行動,把符合條件的具有勞動能力和就業意愿的納入就業困難人員認定范圍,按規定享受就業扶持政策。
提高農村勞動力工資收入水平。推進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增加農村勞動力就業崗位。深化“村村都有好青年”選培計劃,支持鄉村好青年做大做強鄉村產業。支持農民工返鄉就業創業,保障農民工工資支付,進一步健全根治欠薪長效機制。
防范化解失業風險,完善就業失業監測預警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