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nzqjh"><option id="nzqjh"></option></td>

  1. <table id="nzqjh"></table>
      <p id="nzqjh"><del id="nzqjh"><xmp id="nzqjh"></xmp></del></p>

      您當前位置:中國菏澤網  >  本地要聞  > 正文

      盛開在房前屋后的菏澤牡丹花

      作者: 來源: 齊魯晚報 發表時間: 2023-05-19 10:14

      □許志杰

      車進菏澤便有一股淡淡的牡丹花香沁入心扉,人的精神頓時來了。谷雨前后正是觀賞牡丹花之盛季,古老的曹州煥發著生機,把嶄新的菏澤獻給每一個麗日春光,陶醉了那些不辭辛苦趕來朝拜的牡丹迷。我來過這里,三十多年前的第一屆菏澤國際牡丹花會,就是延續至今的牡丹花卉節。那會兒年輕,不解花語,一眼飄過,便匆匆別了。如今聞香不識路,30年不曾謀面,菏澤屹立,讓人刮目相看。

      說來話還長,其實我與菏澤之緣還可以再往前推衍十年有余。那是一個春天,1981年我讀山東大學歷史系二年級下學期,根據任課老師黃冕堂、管美蝶先生教學研究的需要,安排幾位同學到菏澤、濟寧地區調查明清時期資本主義萌芽課題,重點是家譜中人口增長對當地經濟狀況的影響。那會兒從濟南去菏澤一趟不易,要先坐火車到濟寧,從那里換乘三次透風撒氣的長途汽車到達屬于菏澤地區的單縣。住過縣城,去過黃崗、馬樓公社,印象最深的是在單縣城邊借宿一家木材廠。廠里有食堂,早餐有小蔥拌豆腐,那種來自黃河故道沉沙土地的芳香氣息直擊味蕾。洋溢著春天的氣息,同學們騎著借來的自行車奔馳在一馬平川的黃河故道,從單縣到曹縣又到定陶,一路搞社會調查,一路走親訪友。單縣是時瑜、朱瑞英兩位同學的老家,曹縣有同學馬鈴的家,有曾教我們英語的黃月蘭老師。冒昧敲開馬鈴家大門,爺爺迎接了他孫女的同學,讓我第一次得識盛開在房前屋后的曹州牡丹。一路打聽到了曹縣一中看望黃月蘭老師,畢業于北大英語系、大不了學生幾歲的黃老師激動得幾度落淚。定陶是同學賈貴榮的老家,這位善良淳樸又十分要強上進的好同學,后來曾任國家圖書館出版社總編輯,天妒英才,時六十虛歲患病英年早逝。

      一直有重走這段路的想法,四十多年過去,今日單縣、曹縣、定陶是何等光景,決非固有之面貌了。

      三四十年彈指一揮間,此行菏澤專為牡丹而來。朋友榮宏君應央視之約,書《百家講壇》“翰墨天香”之篇章,以“洛水春暉”開講,連續八個黃金時段,述說有國色天香之美譽的牡丹歷史,結于“十分春色”,圓滿。宏君邀數位好友在其家鄉一起為“翰墨天香”開播助興,賞花看景,品嘗代有傳序的古曹州府美食。宏君從老家曹縣進京擊水漂泊,扎根于京城豐厚的人文學術與藝術沃土,硬生生在高人林立的文化水泊蹚出一條自己能夠駕馭前行的學術之路。宏君受益于黃河賦予的地理與文化基因,心念鄉親,帶著多少年積累下來的“翰墨天香”回家開講,天時、地利、人和,伴著牡丹花香飄灑于明媚的春天。

      沒有一種花像牡丹這樣歷經千年而不衰,更無一種花若牡丹與國與民休戚與共,一部牡丹史便也寫就了一部家國史。宏君為家鄉帶回一冊失散多年的《?;h園牡丹譜》手抄本,不是善本勝過善本。此譜成書于清道光八年,原著者為菏澤趙樓花農趙孟儉。此本抄錄于1942年立春日,“松圃主人抄藏”,已過八十載。趙樓是曹州牡丹種植最早的區域之一,趙家世代種植培育牡丹,趙孟儉自小跟隨家人奔波于牡丹花圃,聰慧好學,善于琢磨,把父輩培育的新品種記在紙上,終將130種牡丹整理入譜?!渡;h園牡丹譜》未能刊刻行世。宏君研究中國牡丹發展史,備講《百家講壇》,廣泛征集牡丹史書,遍訪國內各大牡丹花圃,拜訪花農后代,幸而得之。牡丹譜錄具有重要的科學考證價值,是研究牡丹發展演變的珍貴歷史文獻,牡丹是否在一地興盛,牡丹譜錄是重要標志。大唐盛于洛陽,明朝移步亳州,清朝時曹州為牡丹栽培中心,共產生了四部牡丹譜錄,“花魁”在“曹”很是貼切。

      菏澤牡丹一直走在自己選擇的一條正確的道路上,初始就不是只供觀賞,而是根植民間,與百姓生存、過日子密切相關。盛開在房前屋后的菏澤牡丹,代有傳人是其賡續綿延的基石。在《?;h園牡丹譜》座談會上,我見到了趙孝慶先生。老人家76歲,世代花農,說起牡丹,關乎歷史、品種、花圃,無不爛熟于心。近幾十年全國共培育牡丹花一千余新品種,趙先生參與培育、指導的就有700多種。他提著一個看上去已經破舊的包,邊講邊從包里拿出一沓散著的書頁,每一頁都飽含著自己辛勤的耕耘和對牡丹的深情。一本散著的老賬本,是他從大街上即將點火燒毀的舊紙堆里搶出來的,上面密密麻麻記著趙樓公社在上世紀六七十年代種植牡丹的品種和數量,相當于那個特殊時代的一部牡丹花譜。正午12時許,趙老從包里小心翼翼取出一本小冊子,平整地展示在桌上,眾人圍上去看,無不驚訝,原來這也是一部《?;h園牡丹譜》手抄本。宏君把自己收藏的《?;h園牡丹譜》與之并排,經過比對,趙藏版本原本要早于榮藏原本,但抄錄本則是榮本早于趙本。牡丹譜也像家譜一樣每過多少年就會續修一次,品種少說明成譜早,反之就晚。趙老與宏君異口同聲,他們愿意合作整理出一本新的《菏澤牡丹譜》。一老一少,像是完成了一次接力棒的手遞手,承載著歷史,托付著未來,續寫了一段動人的牡丹詩話。

      秀色可餐,好看的牡丹亦是可口美味。十幾年前,趙孝慶在新培育的一種牡丹花卉中發現可用作榨油的花籽,于是多方實驗,終于成功。牡丹籽油,包括能量、蛋白質、亞麻酸、飽和脂肪等指標均在各類食用油品中占優,實現了牡丹花從僅供觀賞到可看、可用的根本性轉變。牡丹花飲品更是花樣繁多,花蕾、花瓣、枝干、葉片,與水交融,滋潤于心。一朵看上去猶如睡美人的牡丹干花,放入足夠大又透明的玻璃器皿,注入88攝氏度白開水,花朵浸水漸次蘇醒,羞羞答答的睡美人開始泛著蛋黃色,俄而換裝,呈現嬌嫩細膩的乳白色?;ǘ渫耆_放,立于器皿之中,風雅、華貴。華清池里浴牡丹,水不解渴花止渴,惹得茶人醉。聞聽已經有了牡丹全宴,還沒這口福??春蕽赡档せㄩ_遍地,想那滿桌子的牡丹佳肴,夢回大唐不可得,驀然回首,她卻在朝氣蓬勃的古曹州等俺。

      牡丹花一直盛開著,伴我菏澤行,坐臥花叢不知歸路。離菏澤,依依惜別,朋友說,明年還來,小別情更烈。朋友送一朵待放的牡丹花,精心呵護,回家插在花瓶,綻放如初,朝暮相見。斗膽套改鄭燮板橋先生詠牡丹詩兩句:十分顏色滿堂彩,原是牡丹隨俺來。

      責任編輯:
      李立
      分享到:
      中共菏澤市委網信辦主管 菏澤日報社主辦| 新聞刊登批準文號:魯新聞辦[2004]20號 | 互聯網信息服務許可證:37120180017
      網站備案號:魯ICP備09012531號 | 魯公網安備 37172902372011號
      Copyright© 2004-2012 heze.cn All rights reserved.中國菏澤網
      色哟哟网站入口在线观看视频